2021年11月大班组研讨活动——主题审议
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幼儿园年级组教科研活动记录表
时间 | 2021.11.2 | 主持人 | 周静微 | |
出席 对象 | 中班年级组全体成员、陆春燕、跟岗培训园长团成员 | |||
主要 议题 | 主题课程审议(中) | |||
研讨记录
| 一、开场: 周:趣探平江路主题活动也开展两周了,大家在实施过程中对我们架构的主题脉络 、或者是计划的设想,是否适合本班的实际情况?大家可以谈一谈,思维碰撞一下。 二、主题中审议: 1. 主题进展,经验分享。 周滢:前一次,我们围绕桥开展了部分内容,他们对其中一处建筑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就是博物馆,本周之后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转战博物馆,下周继续围绕博物馆内容展开讨论。 柏吉:重点围绕幼儿的问题板,如平江路上到底有多少桥?它们是什么样子的?还对其中的桥名背后的历史故事产生了兴趣,我们就围绕桥开展活动,但是线索不明确。 魏亚雯:前几周我们通过幼儿游览平江路后对建筑有了认识,接下来将继续围绕美食,跟随幼儿的第二个兴趣点深入探究美食的制作方法。 邓若曦:我们结下的重点也放在了桥上,从材料、数量、类型进行深入探索。 朱燕萍:我们班在进行到桥的时候,提出了很多的问题:“平江路的桥叫什么名字”,桥的外形为什么不一样?桥的材质有哪些?并进行了表征的呈现(出示本班幼儿的图示),他们在观察的时候已有生活经验,如有些桥叫拱形桥,桥是方便到对岸的。接下来我们会围绕新产生的问题,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,收集资源深挖有价值的点,进一步在桥的这条线上进行深度学习。 2. 提出问题,分类梳理。 王以天:很多时候,孩子会说,但是不一定会记录,导致过后就忘记了,如何支持幼儿的表征?大家深有感触。 潘晴:面对幼儿的问题如何进行分类整理,并进一步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? 周:结合上周的团讨的桥的点,进行了一周的持续观察,并结合团讨进行了相关活动,但是目前围绕孩子们的问题不知如何引导深度学习。 大五班:结合幼儿的问题单,进行提问。 周:在生成主题中大家的观察非常的重要,那么大五班的两位老师通过观察并引导幼儿进行表征记录下问题,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。那么围绕刚才的问题,其实就是两个问题:①如何支持幼儿的表征,②围绕桥这个点,如何进一步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。 | |||
三、聚焦研讨,思维碰撞 问题一:如何支持幼儿的表征? 1.你觉得什么是幼儿表征? 沈梦霞:孩子的言语、动作是表征。 王苏萍:幼儿在活动中的建构、符号也是表征。 周:我们给孩子拍的照片,或者孩子用自然物进行拼摆的符号也是表征。 2.如何提高幼儿表征能力? 王:用照片、绘画、表演、图示丰富表征的形式。 魏:不同的记录单、各式记录的画笔、多样的记录工具等可以提高能力。 朱我的理解是,可以进行师幼共同表征,前提是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兴趣点,帮助幼儿梳理相关的经验,尤其是梳理出适合幼儿表征的东西,也就需要教师共同观察进行,也就是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是基础,间接帮助幼儿提升表征能力。 魏:对于孩子的一些有见地,有创造性的表征,除了语言上的肯定和赞扬的同时,我认为,可以请孩子自己来介绍,倾听他们的说“画”,支持他去实施,激发他的主动学习,譬如在建造平江路雪糕桥中,幼儿有建造天安门的经验,知道用半圆形的环状积木进行搭建桥驮庙的飞檐翘角,这里就体现了孩子既有的知识与新的学习经验的链接,是经验不断改造的一种呈现方式。 王以天:对于孩子的表征,我们还可以将表征融于班级的环境中,做到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,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课程资源,从而充实儿童的生活,不断获得新经验。 问题二:围绕幼儿的表征,团讨如何进一步支持幼儿关于桥的学习和发展? 1. 目前现状分享:呈现幼儿的问题板,简述预设网络图,围绕了解到的幼儿已有经验、已收集的资源、目前已挖掘的点。 2. 结合前期内容,围绕目前问题,团讨后续活动开展: ①解读幼儿关于桥的好奇点:桥的数量、作用、原理、名称来源 ②丰富实施线索: l l
| ||||
备注 | (安全意识、比较、探索、观察) l (同伴交往、责任意识、讨论) l (倾听、阅读、交流分享、语言表述、) l (感受与欣赏、创造性表现、统计、商讨、合作) ③活动内容:五大领域相关课程 ④活动方式:小组、集体(环节组织)、区域(材料投放)、环境、家长工作 四、完善内容,总结提升 周:老师们,今天我们围绕了大家的两个共性的问题展开了讨论,经过大家的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,我们一起对于幼儿的表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同时围绕幼儿的兴趣点,通过解读表征、挖掘资源、丰富线索、充实内容、多形式实施等路径初步完善了桥这个点的深度学习路径,那么其实在生成活动中,很多时候我们的计划赶不上变化,更需要的可能是老师们的观察的能力,从观察中发现,从发现中提取,从兴趣中展开,从而进行深度学习。 陆园长:1.课程审议以解决问题为导向,如有的班级在美食方面已经开展了,但有的班还未开展,那么,班级老师可以提一些建议和分享。2.关于博物馆这个环节,开展过程中的班级都一样吗?有什么不一样?其中是否有必要?是否科学合理,可以围绕一个点进行探讨,相信意义非常深刻。3表征的议题其实可以单独拿出来,就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表征,我们如何支持,进行研讨。 |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